电影专业术语Series 1
-D-
Double Feature 两片同映:
观众以一张电影票的代价,可以看到两部影片,其中一部通常在品质上超优于另外一部。
Day-For-Night Photography 日光夜景:
一种摄影技巧,可以在白天拍摄夜晚的场景。
Defocus Transition 出焦转场:
一种转场方式,即转动镜头的焦点,直到整个场景变得完全模糊不清,转场之后,再重新入焦,以交代场景中时空变化。
Dry Run 现场排演:
临拍摄前的完整排演工作,摄影组的工作人员也必须在排演中模拟实际拍摄状况。
Dolby Sound 杜比音响:
由英国杜比实验室于1970年代发展出的电影节立体声系统,这种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影院音响体验。
Dolby Pro Logic 杜比音效:
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是美国杜比公司开发的环绕声系统,杜比环绕声系统则是美国杜比实验室为改善立体声质量而研制成功的影院音响系统。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为了放音对称起见,环绕音箱采用了左环绕和右环绕音箱,分别从放大器输出,所以商业上把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的输出称为五声道。但因左、右环绕声音箱接在一个声道上,输出的是相同的环绕声道信息,故实质上仍旧是四声道。
-C-
Change pages 更改事件:
如果在拍摄过程中更改了脚本,则以“更改事件”的形式开始进行更改,更改所用的颜色与原脚本不同,在拍摄过程中有很多变化的剧本看起来就像一道美丽的彩虹。
Camera Speed 摄影速度:
指底片在电影摄影机中转动的速度,通常是以秒格数来计算,正常的摄影速度是一秒24格。
Chinese Dolly 斜式推轨:
美国摄影棚惯用语,指摄影机一边向后拉,一边快速横摇拍摄,其推轨与被摄主体呈倾斜的角度。
China Pencil 剪接笔:
剪接师使用的一种油性铅笔,可以在工作拷贝上做记录,特别是要做浓、淡等效果时,是剪接室必备的工作物品。
Color Chart 色板:
用彩色底片三层乳剂能感受的红、绿、蓝、黄、青等颜色,加上从白到黑的中性灰色板组合起来,有系统排列的一种彩色图板。
Call Sheet 通话表:
指要拍摄的所有场景以及在某一天拍摄所需的所有人员和设备的表单。
-B-
Back projection 背景投影:
一种古老的技术,将事先录制的镜头出现在正在拍摄的演员身后,通常用于驾驶场景,被现在的绿幕所代替。
Boom 吊臂:
用于拍摄电影中设备的伸缩臂,可从非常小的手持式到非常大的各种尺寸。
Blue Coating 蓝衣镜头:
一层位于镜头表面的蓝色薄膜,用于改善镜头传送光线的能力,并防止不必要的偏光和散光。
Body Make-Up Artist 身体化妆师:
负责除头、颈、手等部位化妆的特效化妆师。
Burn-in Time Code 刻录时间编码:
一种录像带,其中在磁带上显示时间码计数的“窗口”叠加在一部分图片上。
-A-
American Montage 美国式蒙太奇:
一种表达时间飞逝或故事发展摘要的剪接技巧,始于1930年代的美国好莱坞,此技巧的特点,在于利用一连串短促的报纸标题镜头告诉观众事情发展。
Accelerated Montage 加速蒙太奇:
一种剪接的技巧,其目的在于增强动作在影片中加速度效果,在电影剪接中,常常用加速蒙太奇的手法来处理追逐的高潮场面。原理是将发生过的每一个连续动作的画面予以减短,或跳过去不用,造成节奏加快的视觉效果。
Apple Box 垫脚箱:
一种坚固的木材或胶合板,用来支撑现场各种重量,箱子有各种尺寸,其中最小尺寸的称为“薄饼”,因为它几乎是平的。因在早期电影制作中,常用装苹果的木箱来解决演员或物体高度的问题,因此将垫脚箱叫作苹果箱。
ADR 附加对话记录:
Additional Dialogue Recording的缩写,在拍摄后重新录制声音用来代替质量差的声音或稍微改变线条传送的过程。偶尔用来给另一个演员配音,另外可以称为“looping”
Assemble 顺片:
剪接的第一道程序,剪接师根据拍摄进度将每个场景的待用镜头,依剧情顺序接成一条带子,接好的带子被称为粗剪拷贝,可供精剪做为基础。